1908年為紀念縱貫鐵路通車而成立了「台灣總督府博物館」。那時,台灣不屬於中國,即使,遠在一千七百公里之外的光緒皇帝仍然不想放棄台灣,台灣的精神領袖是日本天皇,同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第一次在倫敦舉辦。一百年後,博物館慶祝成立100週年,但已更迭換名成「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仍舊不屬於中國,即使,中國始終認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2008年的台灣,記者們群集促擁在台灣博物館不遠前的特偵組,汲汲追索著台灣剛卸任領導者的疑似貪污,同時,一千七百公里外的北京,正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也將在不久之後,再次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再次交到已主辦兩次奧運的倫敦。



  與那些動輒擁有數百年歷史的世界遺產相較,一百年的時間顯然渺小許多,但是,對於身處當下的人們而言,將近一百年的變化卻是一幕幕的滄海桑田所累積交錯而成。一百年裡,世界經歷著殖民主義的發展極致與衰落,資本主義面臨著共產主義的強烈挑戰,一百年裡,小島台灣,經歷著世界所經歷,甚至更加刻骨銘心。而那種歷史的戲劇快速變化,總讓人想強挽狂瀾卻無能為力,只能靜靜的讓歷史成為博物館裡的一個小角落。


  日治時代為紀念當時台灣總督與民政長官的紀念館,雖然改成了博物館,但卻依舊維持著啟建時的完整樣貌。建築外觀的挑高圓頂,簡潔雄壯的多立克(Doric)柱式支撐著優雅雕琢的三角楣飾,吊掛的高聳垂地彩色布幕,使得精緻典雅的建築更添歡愉。進入建築裡,悠閒暖陽的橙紅燈光透亮著正廳裡彎曲凝集了花托卷渦紋的華麗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天頂周圍則綴飾鑲嵌著彩色玻璃,隨處可見的金碧輝煌與七彩穿透,延伸到兩翼空間裡雕著簡單卻華美卷渦紋的奧尼克(Ionic)柱式,與外觀迥異卻又融合一體的內堂,有著希臘式建築的結實,也流露著東方的精緻氣息。

  忘了距離上次到台灣博物館是多久前的事,不過,再次造訪卻是讓人印象深刻。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1 Thu 2008 21:47
  • 霓虹

  2007年1月,韓國首爾仁寺洞街頭。黃昏的鬧區,天色微暗,但街上的招牌已然亮起。雖然空氣裡透著冷冽,五光十色的鮮豔霓虹伴隨著開始熱絡的人群,營造出的卻是種暖洋歡愉…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鄰著國之重寶,掺和著傳統與新意的餐廳。

  以中國青磁燒製裂痕作為內外部裝飾設計主軸的長方體建築裡,用餐空間算是雋永簡捷。周朝的青銅柱裝飾、銅鐘造形發出澄黃柔亮的吊燈,甚或是灰石板推砌成的牆面以及畫龍點睛定位擺置的彩磁陶瓶,不難感受出設計者積極想表現出的中國傳統意象。


  摩登時尚的菜單,帶著餐廳標識浮雕的純白色厚長壓克力封面,翻開是除了菜餚項目,還有傳統繪畫名食考源的精緻圖說,也宣示著過去與現代的交會融合。餐廳裡賣的是套餐、熱菜與小點。如同餐廳所標榜「八大菜系一次到味」,菜單上顯現的是一種看不出系源卻融合各種系源的台式興味。套餐上的錦食華麗「菜名」對於連日過量暴食的身體似乎太沉重,小點的那種淺嚐輒止溫吞悠閒似乎更容易取得共鳴。


  小點是那種異於粵式傳統風味,被精緻化並湊合上台灣味所揉合成的港式點心。份量小巧的餐點,一樣包含著煎、蒸、炸等基本元素變化。蒸得軟嫩同時保持肉汁暖味的牛肉丸、炸得表皮酥脆的腐皮捲,以及煎得軟滑細緻的蘿蔔糕,也許是太久沒嚐這類味道,雖是單純的小點心,卻洋溢著讓人熟悉的親切感。

  飽食滿足的同時,輕啜著杯裡溫熱的潽菊茶,也同時享受著難得的午後慵懶。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排長龍的人潮,若不是因為老媽,大概很難會為了看畫展而花上數個小時排隊,即使對「世界名畫」也一樣。

  歷史博物館裡以米勒(Millet)為主題的展覽,有著來自奧塞美術館(Musée d'Orsay)的65幅畫作。十九世紀法國,以米勒為首的巴比松(Barbizon)畫派,介於西方宮庭藝術、學院藝術走向寫實、走向生活的分水嶺,同時承襲十七世紀荷蘭與十八世紀英國風景畫的色澤光影技法,並對十九世紀後期印象派的發展有著顯著影響。

  既寫實細膩,又有著層次變化、全景視野遼擴,也具備光影臨摹、自然寫意的畫作,忠實描繪著當時農村百姓的平實生活,其中米勒的「晚禱」與「拾穗」,更是後世所推崇敬仰的舉世鉅作。也許是對於當時的社會背景認知不深刻,也或許是對畫家本身的經歷瞭解不透徹,面對呈現眼前的名作其實並未感受到太多刺激。

  不知多久前開始,對於油彩厚重甚至是經常帶著凝重憂鬱的油畫,早已很難帶起心中的引人入勝。相比之下,諸如席德進的線條渲染或是郭雪湖的粉彩鮮明所給人的幻想綺思反而來得多更多。

  無論是機會難得而必須全民群起欣賞,或是商業炒作所致使的人潮異常熱絡,總之,就把畫當成是畫來看就好。

  *The picture sourced from Musée d'Orsay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14 Thu 2008 22:57
  • 喝水

  列車敞開著大門停靠在月台邊,等待著起點站的乘客上車。夜晚。高雄捷運紅線小港站裡人不多,空蕩的車廂只有呆眼望著捷運車門關閉並啟程發車的稀疏幾個乘客,還有看似悠閒並漫步遊晃車門內外的捷運警察。

  無意識地從提袋裡取出了還有一半的礦泉水,打開瓶蓋並啜了一小口,同時,與那個看似無聊的警察擦身而過。

  好整以暇地往沒人的椅子上坐下來的同一時間,警察也緩慢的跟了上來。

  難道警察是走過來打招呼?高雄的警察啥時變得如此親切?還是我臉上寫著一副快來盤問我的樣子?望著明顯往這邊遊移過來的警察,心中不停犯著嘀咕…

  「先生,你知道捷運裡面不能喝水嗎?」警察問道。

  恍然大悟的同時,心中其實也吃了一驚,剛剛還從警察身邊喝水邊大搖大擺走過。不過,連水也不能喝,這種捷運未免太過嚴苛。對於身體的記憶還停留在這一、兩個星期剛搭過似乎沒這種限制的上海、香港、深圳和廣州捷運和地鐵而言,似乎根本沒意識到台灣捷運的這種獨特規定,況且,幾個小時前還在高鐵上吃過午餐…

  幸好,警察勸導完就走出了車廂,但是,想想後隨即又回了過來。

  「先生,還是跟你開一張勸導單好了!麻煩你把身份證拿出來!」大概是警察業績不好吧!?畢竟,有誰會如此白目,直接在警察面前「吃東西」!

  竟得因此被罰錢,似乎不值得。心中劃過個念頭,乾脆把「我不是本地人」那一招拿來開脫好了…不過,想想似乎也不對,因為身份證上戶籍資料明明寫得是「高雄市」。算了,只好認栽…

  「不過,不用罰錢啦!只是勸導,勸導你以後不要在捷運裡吃東西了!」警察又補充說道。

  車廂裡乘客不多,但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等著動作依舊緩慢的警察開完他的「勸導單」,而單子上寫的違規事實,是「車廂內喝水」!!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餐廳裡流露著一種法國社交沙龍的浪漫情調。水晶燈飾、拖長帷幔、竹編藤柱混搭出典雅高貴的華麗感,而擺滿書籍的落地書櫥、透著古味的優雅豎琴,則是在奢華裡交織著氣質含蓄。結合著各種視覺與感受刺激的空間裡,流露著令人安適自在的用餐氣氛。

  對於食物的感受,是食物味覺與用餐氣氛的混合結果。好的用餐環境對食物的味覺增添美味,但卻沒法將原本索然無味的食物變得美味。似乎,在「香舍」裡,感受到的似乎就是那種用餐環境與食物味道出現過劇落差的極端情況。



  點的算是中午的套餐。麵包的顏色看來白淨樸素,視覺上多了些單薄,而味覺上似乎也恰巧印證著視覺的觀感。接著原本就已清淡的沙拉延續著那種味覺上的平實。而煎魚排主餐,同樣是平淡甚至仍然混著些魚腥味的滋味,混上了青醬依然沒法提出魚肉的鮮味。似乎,用餐過程除了周遭環境的令人青睞之外,食物僅成了讓人避免飢餓卻無法引人入勝的平實無奇。

  似乎,用餐環境與食物本身仍舊需要一定程度的相稱。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佛山在明清時期與北京、漢口與蘇州並稱為中國的「天下四聚」。以城市目前的狀況來看,或許很難想像佛山的昔日榮光,但過去「廣紗中心」、「南國陶都」與「嶺南藥材發祥地」等的稱號,不難裡解城市過去的工商業發達與繁榮盛況。

  走在佛山街上,人潮雖然同樣川流鼎沸,但卻多了些異於大城市的慵懶靜謐而顯得緩慢輕鬆。太陽有些炙人的天氣,佛山「祖廟」裡鑼鼓聲熱鬧鏗鏘。鮮豔明黃色的醒獅隨著節奏迅速舞動,旗幟上的「黃飛鴻」偌大字體標示著醒獅團的堂號,似乎,在佛山總要跟黃飛鴻沾上些邊。或許是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香港電影的推波助瀾,不僅使得發跡於佛山的武師黃飛鴻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並憑添許多傳奇故事之外,累計三百多部描述單一個人題材的武術電影,也創下空前記錄並使「金氏世界記錄」將此羅列其中。人們對於舊時武師的興趣,也使得祖廟從善如流地建了「黃飛鴻紀念館」,以滿足大眾的好奇心。



  據說已有九百多年,建於北宋元豐年間的祖廟,奉祀的其實是玄天上帝。被烈火焚毀而於明洪武初年重建時,因廟宇本身歷史久遠,同時為佛山諸廟之首,反而讓「祖廟」成為比原本「北帝廟」更多人使用的稱呼。與廣州陳家祠以及肇慶龍母廟合稱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的佛山祖廟,同樣擁有著琳瑯滿目的石雕、磚雕、陶塑與灰塑裝飾。就精雕細啄與技藝精湛程度而言,陳家祠雖然仍更勝一籌,但是充滿道教傳統文物的祖廟顯露出的又是另一種天人合一的獨特意境。



  同樣是嶺南式建築並是廣東四大林園之一的梁園,家宅、園林再加上祠堂的遼闊組合,讓人領受到南方文人雅士的閒居情趣。而嶺南特有的開闊方正青磚大屋,加上厚直有形的假水石橋樓坊,有著別於江南園林的雅緻娟秀,而流露著南方特有的豪放雅氣。恰巧在梁園裡展出的畫展,現代多彩寫意的抽象畫,融合金耀墨彩與現代音樂,看似與周遭環境相悖不契合,但實際上卻在歷史超過170年的老空間裡擦出讓人驚訝與驚豔的新感受。

  當初蓬勃發展的繁榮城市,因為時代變遷失去榮光而風華不再。城市裡許多仍停留在昔日時光的部份,現在卻因缺少維護而破圮垂壞。新世代裡想要迎頭趕上過去所遺失那一段的既新又舊城市,或許仍需好好規劃思量。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公車車身上的「陶陶居」中秋月餅廣告,突然想吃「綠豆凸」。

  第十甫路上人潮穿流不息,陶陶居餅家裡,人氣同樣熱絡,堆高的中秋月餅鐵盒流露著即將來臨的中秋節濃厚氣氛。有時,廣州的老字號酒家總會順便兼賣著甜餅點心,開張超過120年的陶陶居,賣著道地粵式菜餚小點的同時,也在酒家隔壁開起了餅家。


  賣著饅頭、酥餅、老婆餅與各式甜餅的店家,其實說不出究竟喜歡吃哪一樣,畢竟,腦海裡想到的只有「綠豆凸」。挑了些「狀似」綠豆凸的小圓餅,迫不及待嚐了口,當發現與自己的預期有著極大落差時,才猛然想到陶陶居似乎未曾賣過這樣的東西。

  或許是隨著物質生活的進步,賣著同樣東西的地方變多、變普遍,百年餅店裡的東西早已不再特別,也難怪總想不起陶陶居餅家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不過,還是順手帶了個鐵盒裝的小月餅,就當是在老店裡,感受那種已經延續了百年的悠久傳統。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9 Sat 2008 23:21
  • 開幕

  令人矚目的夜裡,2008個缶陣打擊樂手聲光匯雜所演示出的整齊壯闊倒數讀秒完成那一刻,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北京奧運在超過四十億人的屏氣凝神目光交錯裡熱烈開幕。

  據說,1908年「天津青年」雜誌提出了中國何時能派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得金牌?中國何時能辦奧運會?等三個問題,現今,與天津相距120公里僅需要29分鐘就可到達的北京,回應了當初的問題,不過,那條路卻整整花上了一百年。第一次完全充滿中國味的奧運開幕,讓人震憾、讓人興奮、讓人動容,也讓人驕傲。震憾的是沿著北京城中軸線、也沿著中國歷史足跡啟始而來的煙火璀燦,興奮的是串連古今、融合中外的壯盛演出所展示出的現代中國新印象,動容的是看見身著中國56個民族服裝的兒童,以及204個國家運動員所呈現出的四海一家和諧氣氛,驕傲的是從開幕式裡,彷彿感受到鴉片戰後鬱悶已久的近代中國,終於在舉世驚嘆的喝彩聲下重新站回世界大國的遙遠光耀。

  從文藝表演的流暢山川日月水墨畫卷、整齊讚嘆的波動抑揚活板文字、傳統元素四大發明與海陸絲路,到郎朗鋼琴聲裡的星光閃爍,還有白衣舞者、運動員與觀眾一同高舉交插雙臂象徵釋放和平鴿的感動人心,以及最後李寧沿著鳥巢騰空飛奔點燃聖火的無比精彩,整個過程完全展現著中國悠遠文化、博大並蓄以及齊心一致,似乎也重新找回古老中國的自信心。當一萬多個運動員進場,在貫穿開幕式的龐大畫紙踏下繽紛足跡,並體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純粹理念的同時,當胡錦濤緩緩宣布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的那一刻,十三億中國人彷彿也被凝聚沸騰了起來。

  看著中國舉辦的第一次奧運,心中五味雜陳。榮耀與光鮮,暫時掩蓋了許多地方依舊存在的滿目瘡痍。中國,重新回到了名之由來的世界中央,但直到現在,中國,還是如同鄧小平在1984年所說,「既大又小,既弱又強」。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5 Tue 2008 22:06
  • 熱鬧

  上海的南京東路上,慶祝九十週年的永安百貨。門口旁,人群圍繞著警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大概是小偷被抓到,也可能是其他不知何謂的犯罪,反正,中國式的圍觀,就是無所謂何而湊湊熱鬧,發生什麼事不重要,群起圍觀七嘴八舌討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有意思。後來,來了輛大警車,把一堆人塞上了警車,不過,大部分圍觀的人大概還是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連我,也一樣…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箏單純的音符緩緩奏出悠揚旋律,隨後加上的小女孩稚嫩歌聲以及許多人的接續唱和,再來流暢不覺地切入的是放聲齊鳴,重複強調熟悉旋律的令人動容交響樂,不久後突入加快緊奏,但依然緊扣著主旋律的激昂樂章。

  站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二樓,看著螢幕上播放的上海申辦世界博覽會的宣傳影片,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或許是背景音樂「茉莉花」主旋律讓人太過熟悉親切,也或許是對中國另一個舉世矚目的有史以來「第一次」太過興奮感動,總之,置身在介紹上海世博會的展場裡,有種讓人很難忍受的情緒雜陳(影片的前半段不見了)。

  1851年英國萬國工業博覽會後,遠在亞洲的中國隨之而來的是種種內憂外患與顛沛流離,而160年後,世界博覽會終於即將交棒到近代不知度過多少艱苦險阻的中國。雖然即將來臨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早已不是新聞,不過卻是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裡第一次瞭解上海世博的規劃與進程。展場裡,明顯感受到了城市的企圖與驕傲。


  主要展示著上海城市規劃的巨大建築裡,蘊含著城市的歷史與過去。看著舊地圖上的老縣城,讀著泛黃照片裡的舊屋舍,細細品味著繁華城市過去的韻味風姿以及曾經桑海。而環繞過城市核心區域的世界規模最大廣闊模型,見識著城市近年來的迅速發展,更讓人對那種城市發展的變遷的百年滄桑有著更深切的感受。難得又完整的城市規劃介紹,同時將城市的海空運、綜合交通、科技經濟,甚至環保綠化與河川整治的中短期成就與規劃做出完整呈現,使人驚訝於上海市對於城市發展的強烈企圖心。



  已經勾勒到了2020年的規劃藍圖,除了使市民對於上海的未來有所企盼外,明確的政策方向也使得施政官員有所依循。就如同參觀手冊上所述,「了解上海從這裡開始」,或許,在了解上海以及城市規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的,是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與上海之間已經存在或即將出現的劇烈落差。

  *另一個上海宣傳影片「上海協奏曲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重糖豔色特色,在「上海老飯店」裡凸顯無疑。

  綜合著蘇、航、寧波、無錫一代的家常便菜所交集雜陳而演變而來的上海菜,承襲著家常風味的濃油赤醬與滷湯厚醇,加上善於以鹹味襯托甜味,而使甜、酸調味多了些,同時以煨、燉、悶等調理所搭配出的豔麗色澤,更是添加了上海菜的誘人風華。

  光緒元年(1875年)開張的上海老飯店,在歲月流轉痕跡裡尋求變與不變,在大眾口味際遇變換的新意改良裡保存傳統本幫菜的質樸道地。用餐空間裡,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人潮熱絡,反倒是餐館外的城徨廟、豫園一帶,攤販小吃店附近到處是混雜著中外臉孔各式人種的擁擠喧囂。或許,慕名而來體會週遭著名簡單小吃的人群,還是比特地衝著正式道地本幫菜的人多得多。


  點的幾樣菜似乎都有著濃厚的本幫菜特色。看起來嫩滑味美的清炒鱔糊,甜味多了些而蓋過鱔魚本身的甜,但依舊能夠嚐得出肉質的軟硬適中鮮嫩口感。炸得熱騰酥脆、飄香四溢的油爆河蝦,酥裡還感受得到蝦肉的嫩滋味,沾著一樣偏甜的醬汁,有種傳統裡的新奇之外,更是冰啤酒的絕佳下酒菜。腐乳扣肉則因為不喜歡五花肉而看來多了些膩,但忍著恐懼嚐了口五花加瘦肉,悶煮得軟嫩好入口的瘦肉或著鮮滑的五花,透著淡淡的腐乳味與香甜味,也是入味下飯的好菜餚。而唯一清淡的蠔油生菜,清脆綠油菜葉伴著蠔油看來鮮甜可口,而入口後依舊免不了的招牌甜味,除了鮮味以外,也讓甜味多更多。

  依然算是口味偏重的本幫菜,還是淺嚐輒止才能夠讓人留下美味印象,多了,或許反而是種膩。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2 Sat 2008 21:45
  • 台味

  最近到處流溢著「台味」,連那種用完即丟的「潮雜誌」也一樣。

  粉紅色的封面很顯眼,搭上熱鬧閃爍的強烈對比「俗」畫面,儼然就是台客風格深植鮮明的有力設計。似乎已被社會化的崇洋媚外,習慣從台灣看世界,突然出現的台灣焦點,反而讓人覺得無主忐忑,彷彿就是那種習慣了作觀眾參與者,卻突然變成主角被注意者般的扭捏不自在。

  搞不清楚是啥的「野台開唱」成了激情音樂節;「康熙來了」那一類的節目成為被介紹的節目;「珍珠奶茶」變成與印度、蒙古與香港奶茶並列聞名亞洲的肥飲料;7-11的「Open小將」成了到台灣的推薦手信;順便連各個搞不清楚是誰的台客布袋戲們也來湊熱鬧大搖滾。

  過去,台灣看大陸,只能在許久前的書本上唸著「水深火熱」的那一頭,後來,踏上了那一頭,發現大陸其實也沒那麼「水深火熱」;過去,大陸看台灣,只能在教科書上讀著「國民黨反動派」,後來,變成從書本雜誌電視電影裡認識台灣。最後,真正踏上了台灣的土地,不知那種心情是否會跟當初踏上大陸那一頭時的詭異迷茫。

  洋溢著台味的雜誌,洋溢著台灣熱的大陸,不知這種熱力能夠維持多久!?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29 Tue 2008 22:31
  • 天幕

  2006年,荷蘭Amsterdam海邊的清晨。依然灰藍的天幕襯著下方剛升起的金色耀陽,同時留下的各種私人飛機所叱吒過的鮮明痕跡。剛清醒的大地裡,美麗的景致,讓人暫時忘卻那種依舊透著些刺骨的寒冷而久久無法離開…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28 Mon 2008 13:50
  • 落差

  海峽兩邊,流溢著兩種不同的落差極端。海一邊的小島,籠罩穿雜著微涼冷氣的螺漩狀濃積厚雲強烈低氣壓裡,一半的人為即將可能出現的山雨欲來而擔心受怕,另一半的人卻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假期而閒散慵懶。海另一邊的小島,天上是高掛摻染的藍灰霧茫,但地面上卻是被炎灼熱氣烘托得悶熱朦朧,來走忙碌的過往人群,使得原有海那一邊小島所醞釀出的待機低沈情緒飛灰消散。

  距離中國人百年期待的奧運開始倒數11天,距離莫明降來的出差結束倒數11天。似乎,心情的起伏也跟著天氣的強烈落差而起伏著,一連串的選擇,在沒得選擇的天氣裡做選擇。心中總是莫名迴盪著當兵入伍時「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那種字意簡單但卻意涵深遠的複雜思緒,總是莫名迴盪著那種實則荒謬但卻自娛是為了不可能的企管所博士班收集負面個案的畸形快感。

  炎熱難耐的天氣,讓人難受,而隨著天氣急遽起伏的心情,蠢蠢欲動。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明星咖啡館」的歷史,是西伯利亞流亡到上海,再隨著國民政府於1949年輾轉來台的白俄羅斯老闆所開設。當時靠著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俄式麵包與西點,深深誘惑著早年的台北人。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賣著咖啡新穎「洋玩意」的小店裡,更是如同磁石般散發著強烈致命吸引力,而使當時許多作家與藝文界人士群聚其中並流連忘返。遙想著當初裝潢著古樸歐風的咖啡館裡,濃濃咖啡香混著詩人騷客的藝文氣息,有著彷彿是古式歐洲文化沙龍的典雅風情,卻又洋溢著台灣早期藝文界的含蓄緬腆,其實讓人想沈浸感受那種泛黃古意。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時的矚目光采、七十年代經歷台灣經濟發展使老店相形見絀並結束營業,再到舊址失火卻反而意外催生出本世紀初老店的重新營業,整個過程歷經超過半個世紀,深深牽引著不知多少人的成長時的青澀記憶。相形於其他人那種對於陳舊印記的深切緬懷,在開張五十多年後第一次踏入充滿著老文人記憶的店裡,沒了那種心有戚戚的鮮明感應,只有暖澄靜謐同時多了些舊照片剪影的用餐空間。


  帶著正統俄式風味的「羅宋湯(Borscht Soup)」似乎是明星咖啡必點的招牌菜色。加了大塊牛腩、翠綠色花椰菜以及深邃紅酒顏色的甜菜熬煮的羅宋湯,反透著同樣金紅璀璨的顏色。也混了些白色酸奶,嚐起來酸味被湯頭的酸蓋過而剩下些許的優格奶味。整體的湯頭似乎酸了點,而據說必須熬煮上四天的湯汁,其實沒有想像的濃味精華,而牛腩嚼起來也多了些生硬而不如應該有的軟嫩入味(其實如果吃過九記牛腩,就會發現很難有人與之比擬)。

  同樣佈著紅色甜菜絲的牛肉沙拉,嚐起來溢著淡淡的誘人碳燒味但肉質卻同樣稍嫌硬韌。而軟嫩油脂適中的羊小排,去掉了羊肉特有的騷味,是讓人允指回味的好味道,只可惜份量塗佈過多的黃芥末醬破壞了應該有的味覺平衡。也許,若非小店本身所獨有的隱意悠遠,以價位與食物而言,也許很難吸引太多饕客留戀。

  或許,坐再久也不煩悶的寧靜環境,加上一杯飄香四溢俄式咖啡,才能契合上相像中當時作家們的不食人間煙火特意獨行,食物,根本不是重點…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Jul 15 Tue 2008 21:36
  • 光輝

  2008年七月,早上6點32分。準備往棉花嶼的清晨,北海岸的天在令人擔心會下雨的雲裡透著些藍天的光彩,野柳漁港邊的船正下著貨。船屬於夜晚,船上串連壯觀的一千瓦集魚大燈泡,在夜晚耀亮出白晝光輝,並吸引著周遭的魚群透抽而使得原本漆黑寂寥的夜晚變得熱鬧繽紛。而清晨,當白天的世界開始活絡,停靠港邊屬於夜晚的漁船,反而顯得寧靜平和。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序號 29 日期 Sun Jul 13,
2008
區域 台灣 地點 棉花嶼
級別 Advanced 氣瓶數 2 累計氣瓶 60 潛水方式 船潛
下潛時間 9:58 am;
12:21 pm
潛水時間 47 min;
45 min
水別 海水 最大深度 17 m;
16 m
能見度 15 m 天氣 氣溫   水況 無浪
平均水溫 29℃ 潛伴   潛水人數 6; 6 導潛  
起使氣量 200 bar;
200bar
結束氣量 70 bar;
60 bar
配重數   配備  
筆記
  凌晨出門時依舊是漆黑的天色,沒多久就是東方肚白。縫裡透著光亮的天幕,大部分交摻著卻的是灰靄暗沈的雲朵,彷彿可能會下雨的天,讓人擔心可能面對的海面上大雨滂沱,以及隨之而來的波濤洶湧。夏天裡的西南氣流,使得每次華南下大雨,台灣總無法倖免於難的情況,似乎在深圳與香港連日來的豪雨和眼前的高掛烏雲中得到印證。

  劃破依舊是平靜的大海,向著北方駛去的小艇,右邊遠方瀰漫著肯定下著豪雨的綿密壞天氣,左方延續到西南方的,則是籠罩著彷彿要吞啜大海的暗黑雲層,唯一慶幸的,是目的地正前方的小片光潔天空。忐忑不安的心,混著時而閃著刺眼陽光、時而交雜著烏雲蔽日的強烈海風,緩緩駛往遙遠的小島。


  說遙遠,距離基隆約65公里,包含花瓶嶼、棉花嶼以及彭佳嶼等海上小礁岩所串連成的「北方三島」其實不算遠。不過速度並不快的小艇,到達棉花嶼時卻已花上了三個小時。黑潮邊緣的棉花嶼是預計下潛的目的地,就在著上裝備的同時,教練說明著附近海域可能出現的強烈海流所營造出的緊張氣氛,似乎使得第一支氣瓶下潛前有種枕戈待旦的戰兢憂心,而根本忘了注意到當時的天氣究竟如何,但可確定的是原本所擔憂的下雨壞天氣並未出現。

  汪洋大海裡彈丸小島那種沒有太多污染的絕對自然,與被人類幾乎污染殆盡的陸地岸邊了無生氣沈寂海水有著明顯差異。映和著陡峭礁岩與整片翠綠植被,圍繞著小島的碧藍海水裡透著某種誘人魅惑的晶瑩深邃,使人迫不亟待想立刻熱切擁入暖洋大海。


  清透無暇的碧藍純淨海水,從水面上就可見到海底的珊瑚礁岩,水裡幾乎高達二十米的能見度,並未有預期裡的強烈海流而是出乎意料的寧靜。棉花嶼周圍的海底世界,充斥著一種讓人放鬆自在的舒緩平和,滿佈著軟珊瑚的海底,雖未像熱帶海域那樣的多彩繽紛與熱鬧爭豔,不過卻洋溢著另一種感到自由安適的優雅雋詠。乾淨純粹的水裡世界,除了往來穿梭的魚群與婆娑搖曳的海草珊瑚,只剩下自己放空一切的輕緩呼吸聲。

  沒了擾人噪音的寧靜海底,有時,還真希望時間就凝結在那一刻。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飛機上的食物,似乎是每況愈下。早已覺得食而無味的經濟艙裡千篇一律食物,總讓人難以青睞。唯一還可保持些新鮮感的,只剩下商務艙裡的食物。

  經常,食物對人的吸引力,除了美味本身之外,也來自於盛裝的美麗襯托。至少,擺進了森村(Noritake)餐盤器皿裡的食物,肯定會使得那種誘人程度增添上幾分。



  午餐的前菜是煙鴨片蔬菜沙拉,味道並非太特別,但瑰麗深赭的薄鴨片,配著翠綠色蔬菜再淋上乳白色的凱撒醬看起來就夠美,而潔白磁盤裡,蛋黃豬肉餅配上和著綠亮碎菜的翡翠飯,再加上蘆筍甘筍冬菇的五顏六色搭配,似乎更讓人垂涎不止。

  爽口美觀不膩的主菜,加上淡橙剔透的新鮮Grand Enclos du Chateau de Cerons 2006白酒,除凸顯出白酒本身的淡雅溫順,更使得酒與菜搭配起來相得益彰。

  回程時,仍舊留戀著白酒的淺淡香味。捨棄了牛排而選擇了炸腐皮明蝦卷作為主菜,其實就是為了能夠搭上另一瓶Moon Mountain Chardonnay 2007。不過多了腥味的明蝦卷,配上味道刺了些的白酒所結果成的不搭調,反而使得自己的選擇卻多了些後悔。不過,無論如何比起經濟艙卻仍是遠遠勝出。被慣壞了的嘴巴,再搭上經濟時,肯定使人難以適應。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環的遮打大廈一、二樓幾乎都給Giorgio Armarni給佔據了。

  從一系列的ARMANI服飾品牌、賣花的ARMANI/FIORI、賣巧克力的ARMANI/DOLCI、賣書的ARMANI/LIBRI、賣家飾的ARMANI/CASA,還有ARMANI/BAR HK餐廳,似乎,Armani在香港也過足了那種多角化的癮頭。


  不知究竟Armani開起餐廳並非太讓人青睞,也或許是Bar只屬於夜晚,即使在假日的中午用餐時間,ARMANI/BAR HK竟然是空盪冷清。有時,吵雜的餐廳使人想逃離,但是,冷清的餐廳反而讓人有種空虛。

  ARMANI BAR/HK賣的是義大利菜餚,在侍者的建議下點了Flower Shaped Pasta以及Four Cheese Pizza。

  食物本身其實不是太難吃,但也許是被周遭那種空泛少人氣所影響,做成花朵形狀的義大利麵總覺得是遊戲味道多了些、但麵的口感卻少了些,加上腥味厚了點的蛤蠣有著並非吸引人的味道。而Pizza的薄餅皮雖然烤得香脆有味,但整體搭配起來卻並未讓人深刻驚豔。



  回想起來,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竟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那瓶所費不貲的San Bendetto礦泉水。

  當餐廳貼上了「時尚」標籤,或許食物早已不是最重要,吸引人的反而是種對於時尚品牌的遐想與期待。但星期六中午的ARMANI/BAR HK,顯然還看不出粉絲或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追求與嚮往。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