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p 25 Sun 2005 20:45
  • 清華

  通過了CEI及CEM的測驗。

  最近一些事情,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工作上的瓶頸,端視自己如何去定義。應該不算是瓶頸,但大概也舒服不到哪去。或許,對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太過樂觀。

  環境,分為「人」及「事」,然而,嚴格而言,應該只有「人」,因為「事在人為」、「成事在人」,因此,若有任何不適應,若有任何不悅,說穿了,都還是因為「人」。

  組織最重要的,其實是組成份子的共識及凝聚力。缺乏共識,誰也不認同誰,誰也不配合誰,上下交相賊,組織無法為組織…缺乏凝聚力,組成份子各執其事,如散沙四溢,飛灰湮滅。最慘的,是原本可盡己之力,下可增加組織向心力,上可影響組織決策的中階份子,以一己私利方便為考量原則,而忽視以組織之利益為利益之基本出發點,恣意行事、胡語妄為,長久組織自然敗潰。或許,國之將王,必有妖櫱或許是這種道理…

  趁著歸還CEI及CEM測驗書籍的機會,在校園裡晃了晃,不想去思考任何遭感受的事情。最近,看到了不少辭掉工作出國遊學唸書的例子,或許,自己在工作幾年後,也應該這麼做吧!?可是,經濟來源讓人苦惱、讓人頭痛…或許,這是一個永遠沒法達成的期望…隨手到誠品翻了翻「留學指南」,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看來手邊若沒些錢,應該想做什麼都會有些辛苦…

  圖書管理低頭吟讀的學生、翻閱期刊資料的學者,讓人憶起過去唸書時的閒適自由。遊晃到福利社,隨手買了豆乾與牛奶,貨價上的琳瑯泡麵,想起過去自己是窮困學生時,半夜常到水木餐廳二樓偌大商店裡買的雙響泡碗麵,還有碩齋宿舍裡擁擠狹小雜貨店裡的黑輪伯。校園裡充斥的腳踏車,總讓自己以為身處於人民公社般的時空中,曾強行將機車騎進校園,曾因此被校警追,曾因此被閒閒沒事做的校警將機車拖吊,不過,這全是因為騎腳踏車回鴻齋,身體好幾次差點虛脫後的無奈決定…雖然有些牽強…

  李敖在大陸說,清華有兩個,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當年,國民政府來台灣的時候也說,政權有兩個,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如今,有些假的變成真的,有些真的被認為是假的,反正,大家總是喜歡標榜正宗,追求正統…法律的世界,有授權的是正,沒授權的成盜版,或許,當真假牽扯不清時,乾脆找個人、找個單來授權,來揭示正統、黃袍加身…不自覺晃到了「梅園」,如果梅貽琦現今依在,將如何來看此事?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9 Mon 2005 00:44
  • 清境

  中秋節前一天的山上,陽光耀亮照著,清朗透藍的晴空,飄散著不規則狀的雪淨棉絮白雲。車子緩緩駛上窄小陡峭坡路,輪胎沈壓著碎石子,發出摩擦嘰嘎聲響。碎石小路終點,汽車停擺於幽雅歐式民宿前方,車窗內看似夏天般的天氣,打開車門後,空氣中剎時感受到一股初秋高山上的清新涼意,原來,山下與山上的溫度,還是有些微差異…

  清境農場的秋,無意間探觸到外牆掛著「清境農場」的老舊合院式平房建築,前院仍立著蔣中正銅像,如此景象,與周圍所林立的各式歐風民宿,極不協調。如此景象,充斥腦海裡的,不是色彩豐富的繽紛花朵及木造雅緻房屋所營造出的慵懶悠閒,卻是民國五十年代滇緬撤軍在此胼手抵足的辛勤耕耘,想到的,卻是柏楊「異域」書中流離孤軍的無奈與渴望。老舊合院式建築,應是過去的「管理中心」,應是個真正讓農場的管理與聯絡發揮正常功能的管理中心…或許,這樣的一個地方,隱藏著多了一些的愁緒與悲情,需要多一些時間才可漸漸淡去…

  電視廣告上,令人有點動容,可清晨看著日出的全台灣最高「便利商店」,人群有點多,跟自己記憶中,應當出現的景緻,有些不大一樣。應該失望,不過,似乎也不大有什麼感覺,只是隱約覺得,這樣一個清幽境域,應不該有太多人出現,但是,如果沒有太多人出現,這裡應該不會出現便利商店,況且,原本印象中的「全台最高」便利商店,如今,似乎已被另一家給比了下去…

  不知是習慣了風裡帶的沁涼,還是剛洗了溫泉所產生的抵禦力量,夜裡,清風彿吹,似乎一點也不覺寒冷,站在山頂民宿,挑望遠方暗朦山巒,心中佈滿寧靜恬適。夜空裡的星星,比期望中的少了許多,有些失望,或許是月光太過皎潔透亮,掩去大部分的星光。據說,眼前的光魅皎潔月色,是幾年來最圓最亮的一次,然而,此時想要的天,卻希望是個不見月色的天,讓星光可以閃爍照耀的天…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孔池附近的海裡,不到遠些的地方,或許還真的看不到些什麼。

  十分佩服孔組長每次上岸時總是能帶些什麼上來,至少從他辦公室裡琳瑯滿目的甲殼類動物標本上便可看出此點。據說,他辦公室裡的標本,只佔了他家中標本數量的一部份而已…想起上次通過菲律賓海關時,官員們取出他就地製作的蟹類標本駐足圍觀的景象…

  試著如同大條所說,由細微的地方看起,如岩石下的縫隙、浮游的海葵中等。緩緩觀察著水中景致,果然於觸角滿佈游移的海葵叢中發現透明光亮的海葵蝦,隨手撥動水流,海葵隨波築動,鮮麗透亮的小蝦,亦隨之游離擺動,讓人覺得新奇、覺得恣意莞爾。

  隔了兩個月沒來的九孔池,即便是下午,依然烈陽高掛,若不是旁邊便是一望無際的藍藍大海,以及和著鹹味的徐吹海風,必定會讓人覺得悶沈燥熱異常。遙望玩著獨木舟與海底漫步的遊客們,想起在關島玩獨木舟與第一次體驗潛水的景象,身處無際的碧藍海洋樂園,水中五彩熱帶魚紛呈擾游,不由得讓人感覺輕鬆自在,無比解放。一樣的遊樂設施,卻是極端差異的環境,九孔池邊,水裡有些魚,但,感覺有些陽春、有點貧瘠,聽說,二十幾年前,這裡的景象與關島是相去不遠的…或許,想營造出關島或其他著名潛點般的美麗景致,還得需大家的共同努力,保護水裡的種種資源,且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及破壞吧…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去電影裡,看過那種寬闊的十字叉口大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兩旁蟻蜂似的人群急切駐足眺望。忽然,斑馬線邊的指示燈由紅轉綠,剎那間,如同已至滿水位水衝破的水庫閘門,兩邊人群洪潮似的狂遽瀉流至馬路中,此時,烏黑群集來往穿動的促擁景象,取代原有的鐵軀車潮,佔據了整個路面車道…

  電影裡的景象,實際是存在的。

  JR澀谷站附近的人群車潮,令人記憶深刻。很難想像街頭巷裡,究竟有哪些事物可以吸引至如此龐大數量的人類遊晃聚集,只知道,第一眼對此處的印象,絕對是龐大壯闊的壯麗人群…

  繁華霓耀的城市夜間光景,巨型高壯建築的絢爛光彩,閃動牽動著周遭人們,或許,被吸引至此處,不為什麼,只為感受摩登都區裡的時尚新潮與炫麗耀亮。

  後一日白天的清朗開闊,與前一日的夜間霓虹閃亮,有著完全不同的街景空間感受,但卻充斥著相同令人聳動的穿流人潮。

  多了些時間遊晃周遭…過去,從未深究過「109辣妹」為何稱之為「109辣妹」,而如今,「109」的偌大招牌,高掛於不遠前的圓形建築,令人恍然大悟,突然令人意識到,澀谷原來是109辣妹們的發源地,是109辣妹們的大本營…

  「澀谷109」,是以學生年齡層為消費族群的年輕少女專屬百貨。充斥其中的,除了年輕少女,還有偶而見著帶著女兒逛街的婦女或男友之外,大概很難見到其他族群的人們…恰好見著的稚氣少女,旁邊跟著不只中年的西裝筆挺微禿男性,讓人難以想像兩者間之關係為何;讓人不自覺得到援交充斥的負面聯想…

  無法理解如此的一家百貨公司,為何會對年輕人的生活圈,創造出如此深切的影響與風潮。但,至少可確定的是,如此的一家百貨公司,的確對Ann創造出了深切的影響,至少創造出了非再回到日本不可的深切影響。聽說,最近日本流行的,是白,不是黑,或許,109辣妹們可能因此而紛紛漂白而改變了裝扮,因此,澀谷街上,並未見著太多的109辣妹…109辣妹們,大概都到「澀谷109」當店員去了…

  中野的「Broadway」商店街,充滿了玩具及動畫店,也充滿了一連串的驚奇與興奮,型態類似西門町的萬年大樓,規模卻是大上十數倍…此處,似乎對我也創造出了非再回到日本不可的深切影響…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促擁吵雜人群裡,不時傳來的廣東話喧嘩交談聲,讓人差點誤以為自己正身處於香港的市場裡;時而出現的西方臉孔與龐大身軀,頻頻聽到的快門聲,讓人疑惑這些人是否第一次上漁市場?是否第一次看到殺魚過程?原來,曾幾何時,漁市場竟也成了觀光景點之一,自己,竟也成了漁市場好奇觀光團的其中之一。

  漁市場裡的擁擠人潮,壽司店前排隊的串長人龍,築地的街巷景致,散發著親切熟悉的菜市場印象。「壽司清」店裡,端坐於壽司檯前,望著壽司師傅胸前標著「店長」的識別牌,腦海裡「將太的壽司」中的辛苦修業及熱血沸騰突然浮現,為了站上壽司檯,為了當上令人尊敬的店長,再多的辛苦難熬,再多的不合理要求,也要咬牙忍過…

  望著眼前店長俐落操著細長壽司刀,流順熟練的剖切散發亮麗光澤的長條飽滿鮪魚塊,捏製出一個個豐潤緊實的握壽司,讓人感到無比興奮與激動。仍保持溫熱的醋飯,搭配粉紅潤白油脂相間和著的鮪魚肚肉,入口瞬間,醋飯與魚肚肉同時散開融合與嘴裡,推翻了總是充滿冰冷的壽司味道,第一次感受到了江戶前壽司的溫暖美味。難怪,日本人總喜歡坐在壽司檯前,品嚐享用即時捏製,仍保持真正風味的最新鮮壽司料理。

  許多壽司都是第一次嚐到。沾著些許醬油的潔白星鰻,同樣於入口瞬間幻化解離成無比美味;冰涼透沁的銘黃海膽,配著醋飯,引出了新鮮的淡淡甜味…似乎,距離將太的世界,又近了一些…不過,生蚌類,吃起來卻是有點滑潤、有些噁心…

  東京,是個令人愛恨交加的地方。愛的是太多有趣好玩的東西,等待人們發掘窺探;恨的是容易讓人身陷新奇事物而無以自拔…秋葉原「書泉」書店裡成堆聚集的特攝書籍;六本木朝日電視台恰巧遇上的Doraemo Town;原宿表參道上Gucci、LV到Burberry等的琳郎旗艦店,只能說,對於戀物生活缺乏抵抗力的人,請勿生活於日本…

《東京‧高田馬場 Taisho Central Hotel》

Sat Mar 26 23:50 2005, Japan Time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眺望不遠前的遠方層疊連綿山巒,茫霧般的輕濛浮雲籠罩著雪白耀亮的富士山腰。橫濱Land Mark Tower六十九層展望台,273米的天空,乾淨清朗無暇,遠方海港邊的碧藍海水,因陽光照耀而反射出金白波鱗,彷彿聞見剔瑩潔淨玻璃帷幕外的新鮮空氣,忘卻凜涼天氣裡,海風刺骨疾吹的刺骨冷冽…

  透著滿滿古意與純樸,陋巷邊的老舊建築門牌與幽暗小徑,童玩小店裡販賣著各種小時熟悉的紙牌彈珠童玩零嘴,時間,被拉回四、五零年代。耳裡傳來周遭囂嘩吵鬧的日本語,讓人意識到自己身處日本而非台灣,或許,接受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先期的日式生活文化,早融入了台灣的庶民社會中,原來,好久好久以前的日本,與好久好久以前的台灣,竟是那樣的相像;而或許,應該說,好久好久以前的台灣,與好久好久以前的日本,是那樣的相像…

  拉麵博物館裡,空氣裡瀰漫著令人親切懷念的古早味道,並和著令人眼花的各式各地方口味拉麵店,刺激著人們的知覺感官以及味蕾…「熊本」拉麵店裡,麵體雖細,卻有著充分嚼勁,湯頭濃郁,讓人深深感到精心熬煮的用心感動…不過,老實說,味道及口味卻是重了一些。想吃遍每一家,卻只吃得下一家,想淺嘗輒止就好,卻不敢暴殄天物,又是種兩難困境,或許,不該在中華街浪費掉讓自己肚子能夠裝下更多拉麵的機會;但或許,該慶幸失去了能夠讓自己肚子裝更多拉麵的機會,否則,結果可能是除肚子裡裝滿了拉麵外,腦子裡,也將裝下滿滿拉麵,那種可能想到拉麵,便想逃逸躲避無蹤的滿滿畏懼…

Ps. 在惠比壽經過了可爾必思本社,不知為何竟然有種興奮,一種「朝聖」的心態竟然因此而生,一個從小便熟悉的名字…

《東京‧高田馬場 Taisho Central Hotel》

Fri Mar 25 23:32 2005, Japan Time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的繁華絢麗,令人眼花撩亂,眼睛,因街道上隨處點佈的各色光源景致,失去焦點。

  漫步原宿明治通,路街上車輛嚷往不息,但較之台北大部分的街道,卻讓人不覺車囂擁擠的烏煙瀰漫與沈重不悅,代之的卻是時尚街道上,人群梭往、映襯各式標緻建築的摩登愜意與閒適自在。

  期盼著永遠沈浸於輕盈放鬆的無束縛自由空氣裡。

  電腦Pixel式的圖像風格,許久前是電腦解析度不高所特有產生的令人不舒服影像,如今成了許多設計喜歡用的表現形式。或許,秀拉的點描派畫風早已不足為奇,可能也習慣了Lego積木式的景物描繪,但Pixel式的風格與色彩表現,仍應算是種新的體驗與刺激。很難說設計師們是否想以如此的表現方法體現後電腦時代的矛盾與衝擊,但,可確定的是,如此的Pixel式多彩鮮豔圖像,早已隨處融合於許多傳達媒介裡,而漸為大眾所接受。

  Paul Smith新系列設計裡強烈運用Pixel式大面構圖,強烈刺激著感官視覺,令人久久無法將視覺焦點搬移。但,突然深覺將此「煦耀」的襯衫穿上街頭,應該會因過度招搖而成所有人注目之焦點,忍不住想掏出錢包的慾望,剎時間煙消雲散…

  離開Paul Smith,沒帶走些什麼,也帶走了什麼。沒帶走Paul Smith獨有的華麗絢爛,帶走了樸質真實,帶走了一條樸質真實的純銀項鍊,一條被某人買來,紀念或慶祝另一個某人距離出生日期,恰好滿31年的憑藉…

  看著日本人,仍舊充滿矛盾。拘謹與封閉,仍舊與快速現代化的城市矛盾衝突著…觀察著電車上,許多人手中的文庫版書籍,包覆各式書皮封套,有著不讓人窺視所閱為何的共同點。記憶起印象裡,日本人,喜歡窺探,但實際上,日本人,似乎亦不喜歡被窺探…思索著日本人的行為模式,令人直覺廣泛聯想起記憶中的日本人或日本社會變態陰暗面;思索著究竟只有日本人如此,亦或是人類皆是如此?還是日本人僅是將人類社會皆存在著的行為,特別凸顯而已?

Ps. 一年之後,終於,帶走了台場海灘上的沙…

《東京‧高田馬場 Taisho Central Hotel》

Fri Mar 25 0:23 2005, Japan Time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裡的新宿,光彩絢耀,不夜城街道上的炫彩霓虹,映襯著打扮入時,身縷光鮮,往來穿梭其中的男男女女…

  下了雨的天,不管到哪,都令人不舒服。離開台灣不到七個小時,懷念起台灣的騎樓,懷念起可用來遮風避雨,免於暴露雨淋的騎樓…

  摩登現代的國度裡,充斥著傳統與新世代矛盾與對比。

  以人為本,終身雇用的傳統會社觀念,孕育以無人化為基本初衷之高度自動化環境。或許,終身雇用觀念的逐漸崩解,必須與因迅速自動化所釋出的大量人力,取得適當平衡。

  自動化環境於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是極致販賣機文化的形成。街巷中三兩步便可見的並排比鄰販賣機,難以計數的販賣機數目,難以計數的販賣品類別,難以計數的販賣機廠牌。販賣機,似乎成了到達日本最平常,也最醒目的街巷地景…

  販賣機裡。買煙、買飲料,可用販賣機;買車票、買雜誌,可用販賣機;連吃飯,也可用販賣機…

  人熙攘往高流轉率的低價餐廳裡,多是正式西裝打扮的男性上班族及嘻哈式穿著的學生,過去,曾因第一次接觸此種似乎過份怪異的消費模式而有所困惑。難以理解直接面對料理人員的巴台式餐廳,為何仍須多此一舉先透過店中販賣機購買餐卷;無法理解為何小本經營的小店裡,為何仍願意花費金錢並提高成本,設置唯一目的僅用以販賣餐卷的機器?後來,逐漸可以體會,逐漸能夠瞭解。或許,設置如此的機器,省去餐桌前點餐徒耗時間的無效率,增加的是店裡的流轉率;或許,設置如此的機器,避免了無法事前收費而有人吃霸王餐的風險;或許,設置如此的機器,減少了收錢與找零的不便與麻煩;或許,更重要的,設置如此的機器,可讓完全不懂日文的外國人,亦可迅速依據菜單上的圖片與編號,按圖索驥,免除不知如何點餐之窘境,迅速確認想點的食物…

  販賣機文化,某種角度,增加了人與人之距離,但,從某些角度觀之,似乎亦增加了便利性,並無不好…

《東京‧高田馬場 Taisho Central Hotel》

Wed Mar 23 23:55 2005, Japan Time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遇風則散。連日以來,讓人陰霾籠罩及深鎖愁眉的壞運氣,隨風消散,消散於時速750公里的疾吹狂風裡,消散於平流層39,000呎高的廣闊無垠空間裡…

難以細數年初以來之種種,三個多月的時間,許多事該做,許多事沒做,做了許多該做的事,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

  時間,似乎常消逝於事情做不完的轉眼之間,時間,亦似乎常凍結靜止於每個難熬的瞬間…

  三個月,很短,三個月,很長…時間似乎不夠用,卻覺得過了一輩子…

  應該感謝…應該感謝始終陪伴身邊,一起撐過這段時間的人…

  橢圓形窗外的天,閃耀著明亮。上層的天,是純淨的藍,下層的天,是亮潔的白。心中靜默凝望著…心中靜默凝望著外面晶碧透淨的天,心中靜默凝望著杯中赭紅瑰麗的酒,心中靜默凝望著身旁寧靜閉眼安睡著的她,心中靜默沈澱著…

Ps. 座位另一旁的老外,喝了瓶罐裝麒麟啤酒,又迅速喝了瓶175ml的加州紅酒…標準的酒鬼…擔心老外喝醉,害怕老外發酒瘋…

《台北到東京途中, 聯合航空 UA852》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窗外的天氣,微涼。車子一路顛簸緩慢穿越過塵霧瀰漫的灰茫崎嶇道路,車龍,很長,車陣,很壅塞,上了廣深高速公路後,路況,稍微轉好,但天色,已由灰朦暗白的黃昏,轉變成漆淒沈黯的黑夜,時間,比預期多耗掉了一大半。

  老舊小客車的狹窄擁擠空間裡,活動困難。橫越了將近五公里,據說是中國第一長的虎門大橋。夜晚時分,看不清虎門大橋有多清麗麼壯觀,亦無法遙望大橋兩旁的景色有多麼波瀾開闊,但虎門,林則徐在此,留下了「虎門銷煙」的歷史陳跡,鴉片戰後的虎門條約,更是諸多不平等條約之濫觴之一…一個小小江口,一座龐然長橋,一個留存於記憶中的地名,一段逝去的歷史記憶。

  記不得過了多久,暗暗張開惺忪已久的昏沈睡眼,烏黑暗夜籠罩著的公路彼端,剎然出現的光耀火紅霓亮句型標語「孫中山故鄉的人民歡迎您」,勾勒起自小被強烈灌輸著的「愛國意識」,深刻顯示著自己身處何處…「孫中山」,肯定是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海峽這端是如此,海峽彼岸亦如此,只是,海峽這端,孫中山是國父,但海峽彼岸,孫中山,是前朝大總統…

  中山市的街景,有種幽靜雅致,但如同事所說,大陸硬體發展十分迅速,但軟體之發展,至少落後硬體二十年…建築、設施是硬體;觀念、行為是軟體。人往熙嚷的現代化熱鬧街上,眼睜望著不遠前方衣著鮮麗,散著幽雅氣質的少婦,竟熟練般地擺過頭,順勢吐出了口痰,一瞬間,粉碎了對此處人們的既有印象,一瞬間,驗證了同事對此處的認知…

  深圳東門市場的街上,很熱鬧。擁擠的人們、擁擠的街道,擁擠的店裡充斥擁擠著琳瑯的世界名牌。仔細觀察物廉價美,卻顯得些許粗糙低劣的各式名牌包包手錶鋼筆,無法挑起掏錢購物的強烈慾望,思索「名牌」與「仿名牌」之間的意義,天文價格的名牌,與賤價俗賣的仿名牌,皆被用來彰顯擁有者的高貴雍容。而,名牌是硬體,人,是軟體。或許,假硬體如何像真硬體,甚或真硬體無論多麼真,都掩蓋不了軟體的設計簡劣…

  回程路上,街邊店裡的偌大「無印良品」招牌,東門街上,充滿了不真確…

《廣東 深圳》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的循環,不斷的發生著。許多許多年以前,外國人到台灣找廉價的工人,台灣人到外國找不廉價的工資;不知從多少多少年以前開始,外國人到台灣找不廉價的工資,台灣人到外國找廉價的工人。

  若說中國大陸是外國,那麼不知算不算是分裂國土的極惡思想;若說中國大陸不是外國,那麼,如此的中國大陸雖有些真切熟悉,卻存在著更多的模糊陌生。熟悉的是,國中「本國」地理考試未臻理想挨打時的皮開肉綻,陌生的是,如今身處「祖國」所感受之周遭環境與歷史發展,與小時認知差異懸殊所帶來的明顯衝擊。反正,地理,總帶些憂愁與懷念;歷史,總帶些塑造想像與泛政治化。

  無論此處的歷史與地理發展,與心中認知有著多大差異,可確定的是,過去台灣曾經創造的經濟奇蹟,如今在這,似乎風行草偃般的飛快發展著,心中深深「熱烈」的感觸著…

  分不清明史中張祐說的「以夷至夷」及中日戰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說的「以華治華」之差異,說穿了,其中差異,一個是治人、一個是被人治…無論治人或被治,總之,如此的精神似乎正在這裡積極的實踐著,與很久很久前的台灣相同…以前的台灣,外國人管台灣人,用台灣人;現在的大陸,台灣人管大陸人,用大陸人。讓人擔心的是,在這裡,最後的句點,不知是否會成為「為夷所治」、「為華所治」!?

  深深思索台灣與「祖國」的未來…

  聽說香港一年平均降雨天數僅有十天,偶而的造訪,卻遇上了綿綿細雨;廣州的天氣,約是8、9度左右,但是並沒有特別冷的感覺,至少比起元旦時台北的天氣溫暖的多。雜瑣胡亂思考著,突然記起昨天硬碟格式化時,跟著一起格式化的元旦時寫的日記,有些喟嘆與懊惱…

  黃埔的第一個夜晚,一個平平靜靜的夜晚。

《廣東 黃埔》

  Fri Jan 14 0:08 2005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