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的海上軍事史,大部分其實是抵誨抗辱的歷史。

  從明末侵犯沿海的倭寇以及南擾的葡萄牙人而延海岸修築的多處駐軍邊城,到清朝初年為防禦明鄭而乾脆遷界內移的焦土政策,再到清末時為抵抗侵湧而至的西方列強而建立的砲台要塞,似乎,明朝初期中國人曾建立龐大艦隊的曇花一現之後,近兩、三百年內中國總在為著海上的事而奔波困擾。同時,中國花上一千多年累積下來的陸上霸業,也因為長期的鎖國不自覺並無法即時趕上世界急遽變化,竟在短短一百多年裡被列強的海權武力所屈服而消失殆盡。


  晴朗宜人的天氣,走出筲箕灣地鐵站,迎面而來的是舒暢輕暖的海風。經過魚類批發市場,不知是否是時間並不對,所以沒有想像中魚市的熱絡繁忙,但卻可假裝想像著風裡應該夾帶著的淺淡魚腥撲鼻。往斜坡上走看見的是香港那種似乎永遠是藍靛色卻帶點憂鬱的寧靜港灣,再往上過去,在碧藍天際掩映下的,是香港海防博物館的乳白色帳棚帷幕建築。

  鯉魚門砲台古蹟改建成的博物館,位在香港島的東北岬。雖然珠三角一代的海防,具體可追溯到明代所建立的大鵬所城(西元1394年),但鯉魚門砲台卻是將近五百年後(西元1887年)因為南京條約而佔據香港的英軍所建。一直未有用武之地的砲台,卻在肇建的五十多年(西元1941年)後被日軍佔據。似乎,經歷著時空更迭、人事變換的古砲台,正適合用來訴說曾經發生過的歷史過往。



  走進香港海防博物館,展示的是明、清以來,再到英治、抗日與回歸的歷史。博物館內的展藏其實不算多,不過走過一遭近代中國的歷史變遷,卻是讓人深思感慨,望著曾經過往的斷垣殘壁,留下的是讓後人不知該追憶亦或遺忘的深刻烙印。

  遠眺著平靜的海,歷史的變化讓人捉摸不定,就像進入博物館之時是晴空萬里、清朗炎熱,出博物館時卻已是烏雲密佈,並吹著夾帶絲絲涼意的狂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 的頭像
    ingo

    INGO's Skecthbook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