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 旅記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吸允著和著細蒜末及紅椒碎粒的烤生蠔,淺淺嗆辣中,搭配著再凍不過的長城啤酒,從沒看過的烤韭菜串、烤茄子,同樣配上蒜粒沾醬,味道其實還不錯。

  很難想像會坐在燈光微弱稀零,髒亂簡陋市場街邊看來不僅不衛生,甚至稱得上是骯髒的燒烤小攤上,啜飲啤酒,喫著生蠔肉串…不知是勇氣使然,或許是懷抱必須不虛此行的心襟,大口吞著不潔盤子的的豐盛食物,希望這一夜,肚子能夠相安無事,千萬不要鬧革命。

  很難說為何幾乎所有台灣男人到了大陸,總會不安於室而姿意胡為。或許,廉價取得的酒色財氣,與花錢買回的莫名尊嚴,真會讓大部分人失去自我迷失方向。憑心而論,舉目所及大部分「娛樂」,仍是為了寂寞無依、遠離家園的孤獨男人而存在,身處引誘花招環繞滿溢的慾流國度裡,想要全身而退,還真需冷靜理性、處變不驚的堅強意志力。享受著指壓按摩的舒暢自在,撇開惱人的酒色,慶幸自己度過廣東的第一夜…

《廣東廣州 黃埔》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窗外的天氣,微涼。車子一路顛簸緩慢穿越過塵霧瀰漫的灰茫崎嶇道路,車龍,很長,車陣,很壅塞,上了廣深高速公路後,路況,稍微轉好,但天色,已由灰朦暗白的黃昏,轉變成漆淒沈黯的黑夜,時間,比預期多耗掉了一大半。

  老舊小客車的狹窄擁擠空間裡,活動困難。橫越了將近五公里,據說是中國第一長的虎門大橋。夜晚時分,看不清虎門大橋有多清麗麼壯觀,亦無法遙望大橋兩旁的景色有多麼波瀾開闊,但虎門,林則徐在此,留下了「虎門銷煙」的歷史陳跡,鴉片戰後的虎門條約,更是諸多不平等條約之濫觴之一…一個小小江口,一座龐然長橋,一個留存於記憶中的地名,一段逝去的歷史記憶。

  記不得過了多久,暗暗張開惺忪已久的昏沈睡眼,烏黑暗夜籠罩著的公路彼端,剎然出現的光耀火紅霓亮句型標語「孫中山故鄉的人民歡迎您」,勾勒起自小被強烈灌輸著的「愛國意識」,深刻顯示著自己身處何處…「孫中山」,肯定是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海峽這端是如此,海峽彼岸亦如此,只是,海峽這端,孫中山是國父,但海峽彼岸,孫中山,是前朝大總統…

  中山市的街景,有種幽靜雅致,但如同事所說,大陸硬體發展十分迅速,但軟體之發展,至少落後硬體二十年…建築、設施是硬體;觀念、行為是軟體。人往熙嚷的現代化熱鬧街上,眼睜望著不遠前方衣著鮮麗,散著幽雅氣質的少婦,竟熟練般地擺過頭,順勢吐出了口痰,一瞬間,粉碎了對此處人們的既有印象,一瞬間,驗證了同事對此處的認知…

  深圳東門市場的街上,很熱鬧。擁擠的人們、擁擠的街道,擁擠的店裡充斥擁擠著琳瑯的世界名牌。仔細觀察物廉價美,卻顯得些許粗糙低劣的各式名牌包包手錶鋼筆,無法挑起掏錢購物的強烈慾望,思索「名牌」與「仿名牌」之間的意義,天文價格的名牌,與賤價俗賣的仿名牌,皆被用來彰顯擁有者的高貴雍容。而,名牌是硬體,人,是軟體。或許,假硬體如何像真硬體,甚或真硬體無論多麼真,都掩蓋不了軟體的設計簡劣…

  回程路上,街邊店裡的偌大「無印良品」招牌,東門街上,充滿了不真確…

《廣東 深圳》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有的循環,不斷的發生著。許多許多年以前,外國人到台灣找廉價的工人,台灣人到外國找不廉價的工資;不知從多少多少年以前開始,外國人到台灣找不廉價的工資,台灣人到外國找廉價的工人。

  若說中國大陸是外國,那麼不知算不算是分裂國土的極惡思想;若說中國大陸不是外國,那麼,如此的中國大陸雖有些真切熟悉,卻存在著更多的模糊陌生。熟悉的是,國中「本國」地理考試未臻理想挨打時的皮開肉綻,陌生的是,如今身處「祖國」所感受之周遭環境與歷史發展,與小時認知差異懸殊所帶來的明顯衝擊。反正,地理,總帶些憂愁與懷念;歷史,總帶些塑造想像與泛政治化。

  無論此處的歷史與地理發展,與心中認知有著多大差異,可確定的是,過去台灣曾經創造的經濟奇蹟,如今在這,似乎風行草偃般的飛快發展著,心中深深「熱烈」的感觸著…

  分不清明史中張祐說的「以夷至夷」及中日戰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說的「以華治華」之差異,說穿了,其中差異,一個是治人、一個是被人治…無論治人或被治,總之,如此的精神似乎正在這裡積極的實踐著,與很久很久前的台灣相同…以前的台灣,外國人管台灣人,用台灣人;現在的大陸,台灣人管大陸人,用大陸人。讓人擔心的是,在這裡,最後的句點,不知是否會成為「為夷所治」、「為華所治」!?

  深深思索台灣與「祖國」的未來…

  聽說香港一年平均降雨天數僅有十天,偶而的造訪,卻遇上了綿綿細雨;廣州的天氣,約是8、9度左右,但是並沒有特別冷的感覺,至少比起元旦時台北的天氣溫暖的多。雜瑣胡亂思考著,突然記起昨天硬碟格式化時,跟著一起格式化的元旦時寫的日記,有些喟嘆與懊惱…

  黃埔的第一個夜晚,一個平平靜靜的夜晚。

《廣東 黃埔》

  Fri Jan 14 0:08 2005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