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路旁的小壽司店,若沒特別留意,大概會十分容易忽略掉小店的存在。

  有別於傳統日式料理店的淺原木主色,步入店裡的是簡單潔白的陳設,搭配上純白的餐具與師傅們的白色制服,營造出的是種輕鬆簡潔的單純質感。板前沒有玻璃冷藏櫃的阻擋,讓人容易望見師傅的所有料理手法,也讓人更容易融入料理的過程。



  沒有菜單的設計,出菜完全由師傅決定,除了省去搞不清琳瑯魚類的麻煩選擇外,亦跟隨著當季當日食材的差異而調配出適當組合。招牌打著的是創意料理,不過條理手法其實沒有混了歐式美式喜好的「Fusion」日式料理那種創意過了頭的粗糙詭異,從料理本身泌流散出的,似乎仍是傳統懷石料理的精緻幽雅。只是,捨掉了帶著禪意的典雅餐器,換上了或是全然純白簡約,或是耀明惕透的餐具,卻又使得那種傳統莊重反而凸顯出了種現代新意。原來,餐具的搭配竟也顯明影響著食物給人的整體觀感。



  同樣像是懷石料理的上菜順序,一開始是生魚片、握壽司的生食並穿插著彷彿是錦上添花的小菜餚。份量不多的日本料理總讓人在輕嚐輒止裡留存著種意猶未盡。生魚片裡小巧精緻的水針、真鯛、軟絲、甜蝦等新鮮魚貨的鮮甜,在精緻刀工裡展現無疑。伴隨著料理台後師傅們認真專注的工作烹調,彷彿使得對於料理的專注傳遞到了食物裡而增添美味。而一顆顆飽滿紅澄反射著光澤的醃魚子,處理手法雖然單純,但是魚子入了口的鮮甜迸出,卻讓人覺得有趣回味。


  握壽司醋飯跟生魚片的搭配大概也是恰到好處,亦或是入口即化,亦或是帶些鮮甜嚼勁的生魚片配上同樣化口暈開的醋飯,是種相輔相成的平衡。或許,承襲著某種源於東方的古式禪意,生魚片與醋飯代表著種調和,太多不好、太少不好、太大不好、太小也不好,唯有依賴著經驗的傳承與熟練的技法,才能讓那種拿捏與平衡恰到好處、不偏不倚。


  接續那些炸物、烤物、煮物雖然延續著生食而持續散著美味,但不知道是否是生食的力道強了些,卻總覺熟食不若生食那樣讓人激賞。烤松阪豬的肉質硬了點,不過嚐來並未如想像裡油膩的烤鱈魚(油魚),卻讓原本以為份量太多的烤魚肉反而是恰到好處。整個用餐過程,一道接續一道菜餚的期待與嘗試,似乎也在食材紮實並搭配著師傅們的專注動感裡留下深刻印象。



  似乎,日本料理的美味,一大部分雖然來自於食材本身的新鮮,另一方面有趣之處亦來自於開放互動的調理過程對美味的加持,無怪乎連世紀名廚Joël Robuchon也得仿造日本料理而創造出半開放式廚房的「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高人氣。

  大部分時間,總喜歡像是「壽司MASA」這樣的小店,空間雖小,卻充滿著獨特、充滿著專注而讓人流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 的頭像
    ingo

    INGO's Skecthbook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