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現廣東竟然也有世界文化遺產(World Culture Heritage),是在某次無意間的機場貴賓室雜誌裡,內容是記述著開平碉樓的歷史與傳奇。

  也許很難想像為何大部份建於清末民初,不過只有百年左右的碉樓建築,為何會被聯合國的歷史專家們通過評選並列於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畢竟,翻開名錄,動輒三、四百年以上的世界遺產比比皆是,而歷史如此短淺、不像「遺產」的「遺產」,似乎就更耐人尋味。

  散布於開平各處、現存一千八百多座的碉樓,簡單而言就是結合了「防匪」與「防澇」的獨特形式民居。


  清初時開平處於新會、台山、恩平與新興四縣交界的偏僻地區,成為盜匪猖獗的四不管區域。而清末鴉片戰爭後的政府公權力的更加頹敗,延續到民國初年的戰亂瀕仍、治安每況愈下,使得如何建造能夠用以房禦,同時保護身家安全的建築更形重要。而潭江貫穿、河網密怖、地勢低窪的地理條件,也使開平在每次颱風暴雨侵襲之時,總有著揮不去的水患之苦。從此似乎在功能需求下的低地拔起高樓強固建築意識於焉也然形成。

  至於碉樓那種看似多元兼容,卻又詭異突兀的建築風格,則需追遡到素有「僑鄉」之稱的開平歷史本身。開平現有的碉樓,多是始終眷念家鄉、出外謀生的「華僑」返回開平後所建。所謂「華僑」,其實是清末時期因為美洲、澳洲大量招募外籍勞工而漂洋過海,從事廉價勞力的中國勞工。本質上充滿著無耐、辛苦、欺壓與血汗的掙錢過程,卻成就了多年後的「衣錦返鄉」與「落葉歸根」。

  華僑們歸國時所一併帶回的外來洋化特色,融合中式建築的固有傳統,撮合上原本便存在需求的防匪、防澇與居住,便揉合成了一幢幢難以定義風格的獨特碉樓與盧屋。



  那種既有希臘柱式、巴洛克建築的山花、伊斯蘭的葉形捲拱,也有中國青磚、硬山頂與傳統拉門的形制,其實是建造者本身的兼容心態、經歷見聞,以及個人審美觀等所造就的多種建築「碎片」組合。而建造出的碉樓,除了建築本身之外,也包含著更多返鄉建造者們的歷盡滄桑與堅毅卓絕,以及對於自己所屬土地與家園的掛念與珍惜,而那或許也才是真正打動人心、同時被列入遺產名錄的重要原因之一。

  熱力籠罩到幾乎使人中暑的高掛豔陽,天空顯得特別碧藍,作物、茂樹與山丘也特別油綠。穿插矗立林間田邊的碉樓,湊合上動人的歷史來由與野史傳奇,使得開平原始簡陋的村里建築更顯韻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 的頭像
    ingo

    INGO's Skecthbook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