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序號26 日期Sun Jul 1,
2007
區域台灣, 野柳 地點野柳漁港外;九孔池外
級別Advanced 氣瓶數2 累計氣瓶54 潛水方式岸潛
下潛時間9:10 am;
11:20 am
潛水時間62 min;
65 min
水別海水 最大深度8 m;
4 m
能見度8 m 天氣 氣溫32℃ 水況無浪
平均水溫29℃ 潛伴  潛水人數3 導潛 
起使氣量200 bar;
200bar
結束氣量40 bar;
70 bar
配重數 配備 
筆記
  

  夏天似乎早過了一大半,卻在七月的第一天才潛了台灣的第一支氣瓶。

  折騰了許久的第一支氣瓶,開往北海岸的路上,天氣乎情乎陰。陰得有點像要下雨似的烏雲,讓人擔心起野柳的天氣。幸好,當車子從大武崙駛進外木山那個大轉彎,一片熟悉的寧靜無浪大海浮現眼前時,才真正鬆了口氣。雖然,天上仍然掛著些許灰濛的雲,讓海看起來有點暗沈而不若平常那樣碧藍耀亮,但無波安逸的平坦無垠大海,仍然讓心情開始想像沈浸在那種無憂忘我的彷彿無重力世界裡而興奮沈醉。

  熟悉的野柳漁港與九孔池外,早已沒辦法想像企盼會看到任何讓人驚異的奇幻景物。只想在連續炙熱莫名的高溫籠罩裡,讓身體靜靜的漂浮徜徉在無人叼擾的靜謐世界裡。野柳附近的海,沒有讓人驚豔的繽紛珊瑚熱帶魚,只有近乎單調的礁岩粗石,不過,跟著孔組長,似乎即使在這麼匱乏的枯燥世界裡,仍舊能夠發現許多讓人莞爾欣喜的小小驚奇。


  很難想像這種早已有把年紀的人,為何眼睛仍然如此明亮尖銳,總可發現許多根本不會去注意的小東西。說是搞破壞也好,說是做海底工程也罷,跟在孔組長身旁,總是會發現新鮮事。翻起一塊又一塊的海底岩石,揚起片片的浮揚水中塵土,就跟溪裡抓蝦一般,在海裡,甲殼蝦蟹們,同樣喜歡躲在洞穴岩縫中。

  時有所獲的發現了幾種不同品種的螃蟹,但對於各種海底生物彷彿如同文盲一般的自己,唯一可辨識出的,大概仍然僅止於「反正全部都是螃蟹」的程度吧!不過倒是少見的在野柳海裡見著從岩洞探出長長頸子的海鰻,也看見了竟然高達二、三十隻的河豚群。畢竟,在一個看見鐵罐保特瓶與長壽煙包裝可能還比悠游魚類還容易的海域裡,隨時出現的稀有景象,都會讓人興奮不已。

  途中,再次遇見了撒佈海而勾在礁石上的浮游的漁網。記憶裡,看見這類廢棄漁網,似乎就可開始準備大快朵頤,因為總是會有鉤上漁網的「美味」龍蝦螃蟹蝦鮕可抓,至少,這大概也是在白天能夠捕獲這類「夜行動物」的唯一方法吧!?而經常在電視裡看見的補魚樂,從水面上看到的是魚獲豐收的滿足愉悅,不小心勾到漁網而奮力想掙脫卻無力回天的熱帶魚類,在水下看來,卻成了慘不忍賭的悲戚困窘。拔出了綁在腿上的潛水刀,割下了漁網,順勢解救了受困在漁網上的熱帶魚。不過,最糟糕的是此時心裡想的,不是默默竊喜解救了可憐的魚類,而竟然是幫被解救的魚類暗自慶幸,否則,換成螃蟹龍蝦,應該可沒如此好的命運!

  似乎,這天在海裡唯一做的好事,就是花了些力氣把漁網給收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go 的頭像
    ingo

    INGO's Skecthbook

    i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